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
向海洋——广州美术学院藏20世纪50-70年代“海洋建设”主题作品展
开幕时间:2019年7月14日 15:00
展览时间:2019年7月14日至8月16日
展出地址: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7号)
主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
支持单位:广东美术馆、岭南画派纪念馆、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承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研讨会时间:2019年7月14日 16:00
研讨会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艺术总监:胡斌
策 展 人:何小特
联合策展:梁小延
策展助理:徐静、李嘉仪
平面设计:万千个、马蕾丝
空间顾问:侯凯晋
典 藏 组:梁小红、梁欣、林朝阳
展 务 组:陈华辉、谢伟航、张耀忠
公 教 组:薛燕、张翔、洪曼娜、李承恩
修 复 组:许炀、王丹
行 政 组:蔡灿、杜倩盈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了展现社会主义火热建设与新生活面貌,美术家们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对这些新事物的表现之中,体现出锐意革新、紧随时代的创作精神,由此涌现了一大批关于工农建设的代表性作品,成就了新中国美术史的一代经典。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美术作品的回顾展览一直是国内美术馆的重要课题,而在这当中,有关海洋建设方面的题材却鲜少予以专题展示和研究。
作为华南地区的重要美术学府——广州美术学院,20世纪50-70年代是其迁移至广州的早期阶段,这种迁移不仅涉及到不同区域艺术版图的结构变化、历史传承与资源的重组,也意味着美术家们创作生态和环境的大变动。由于临近东南沿海,学院师生通过深入生活,极其频密地进行与海洋有关的写生和创作,从而产生了大量关于沿海建设、边防以及社会生活与斗争的作品。实际上,在当时的国家生产建设中,海洋资源以及海疆保卫受到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广州美术学院师生的创作不仅体现了某些共同的文化艺术政策和时代风尚,而且从区域的角度见证了新中国海洋建设的历史进程。也正是这种充分调动多种历史和区域因素,追随时代、积极介入现实生活的传统,让广州美术学院形成了自身特色鲜明的教学与创作取向,为新中国美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本次展览以广州美术学院藏“海洋建设”主题作品为基础,涵盖了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素描以及连环画等美术门类,梳理20世纪50-70年代有关东南沿海的美术创作活动和社会活动,辅以相关文献和档案,以构建围绕藏品而展开的更为立体和丰富的时空网络,探讨美术创作与地域文化以及时代精神之间的深层关系。
近些年来,如何激活藏品,形成以点带面的整体的艺术史观;如何从区域美术的观察中发掘新的研究视角,为既有的美术史书写增加新的维度,是我们美术馆孜孜以求的目标。“海洋建设”主题的切入,无疑是在这一思考线索上的又一尝试,它贴合我们自身所在的区域,参与到有关新中国社会建设的美术创作全景之中,同时又与我们当下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所展开的世界格局形成某种隐在的呼应关系。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9年7月
第一单元
固守海疆:阶级意识与东南海疆的守卫
《晚泊》
张鄂生
1962年
74×129cm
纸本设色
《秋收时节》
陈伟巨
1963年
47×60.2cm
纸本设色
《海练》
胡钜湛
1973年
120×300cm
布面油彩
《南海女民兵》
郑爽
1973年
35×36.3cm
纸本版画
第二单元
建设海洋:社会主义大生产与工业建设的跃进
《新港》
梁铭添
1964年
153.5×83.5cm
纸本设色
《转战南海》
李允良
1973年
143×77.2cm
纸本设色
《海南之晨》
罗国贤
1960年
50×136cm
布面油彩
第三单元
堵海围田:向海洋宣战的人定胜天精神
《向海洋宣战》
1960年
国画系师生合画
374×151cm×4
纸本设色
《堵海》
麦国雄
1960年
45×111cm
纸本设色
《祖祖辈辈的愿望要实现》
曾晓虎
1960年
141×80cm
纸本设色
《抢潮》
彭达锟
1960年
27×69.5cm
纸本设色
第四单元
面朝大海:大海孕育的浪漫现实主义情怀
《万航待发》
庞泰嵩
1964年
176.5×92cm
纸本设色
《过渡》
曾炽熙
1963年
115×55cm
纸本设色
《三八号捕鱼船》
吴华先
1964年
148×106cm
布面油彩
《晨》
林声光
1965年
86×144cm
布面油彩
《繁忙的渔港》
廖慧兰
1965年
58.5×82cm
纸本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