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四合——李东伟/陈映欣/黄国武/方向作品展(2009-1-7)

2018-12-11 12:31:01

详细信息……

展览名称:

四合——李东伟/陈映欣/黄国武/方向作品展

开幕时间:

2009-01-07

展览时间:

2009-01-07 至 2009-01-17

展览地点: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1.2号展厅

主办单位: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东画院

承办协办:

--

前 言:

合而不同

“四合”——很吉祥,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经典精神。又恰逢新年伊始,“四合”逢春,更是一个好兆头。

合则聚——聚则和——和为贵。假如又能和而不同,则更上一种境界。何解?因为按古人的界定,同而不和为小人,和而不同是君子。当然,今日之时,如若执着君子与小人之分,则不免迂腐。但“合”中有“和”,和而不同,不论在人事、在艺术皆可宝贵。否则,千篇一律,活着还有什么意思?画画还有什么意思?文章还有什么意思?

所以,在一片“全球化”的忽悠声中,我们还应该欣赏另一种尖叫——保持“差异化”。因为差异是活力,是美感,是空间。

四合展的四位画家是实践合(和)而不同、保持差异的好榜样。他们虽然都扛着“中国画”的大旗,但却各具其貌,各有其得——李东伟把中国画的案头趣味解放到博大与凝重的精神状态;方向则用一种令人迷离的色彩体现一种静谧闲适的“功夫茶”格调;陈映欣用平面化的格式,并借鉴现代主义绘画的意蕴让精神的言语在视觉中跌宕起伏。而黄国武则不好说,他是一个使人不易用简单文字可以概括的一位画家。因为我们看到他的画不断地在“写意”式的“写实”中游移,也不断地在“塑我毁我”。可能他是一个内心明白的人,知道令人感动的东西必须是精神冲撞内心的震颤。因此,他不肯轻易认同自己,对自己总不满意。假若如此,他便正在享受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幸福之折磨”。这是一种令人感动的状态,也是一种出自本能的内在谦虚,更是一种对自己心灵的忠实。在物欲横流、急于成名的“快餐”文化的社会现状中,这种“痴心不改”让我们体悟到了作为艺术家自身修炼的价值所在。

以上所言,是我对四位画家的简单认识和肤浅感受,其中无论有无任何褒贬,对他们来说都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他们都已是名见经传的画家。故我们唯有用心去读他们的画,才是真的重要。

前几日,在岭南画派纪念馆看“太行风骨”展,贾又福的几幅小画让我印象深刻。在看似简单的大片墨黑中,画家谨慎地预设和保留了丝丝空白,使其若隐若现,似有似无,闪闪烁烁,透露出精神的灵性和墨色的鲜活。这实际上就是画的奥妙和画家的智慧。当然,奥妙需要用奥妙觉悟,智慧需要用智慧解读。不过要说明一点,长期以来我对贾先生的山水画并不敢恭维,甚至认为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但在这几幅小画中,我看到作者既表现了符合现代审美样式的自然之妙,又仍然体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令人神往的审美意境,这很不容易。因为在其它众多的作品中,我更多地看到的只是毛笔皴、擦、点、染的惯性操作,还有洋洋洒洒的笔墨之中所伴随的洋洋得意——一个失去自然之美和人之灵性的空壳。

所以,用心画画赏画,胜过论画,尤其是有关中国画的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可三言两语轻率结论。可是现行的论说却太多幼稚。就像四合院被拆了,人们才说文化遗产是如何重要,当喝不到干净水,吃不到放心菜时,人们才讲环保是如何紧要——马后炮!当初呢?马寅初的话有人听吗?梁思成的话有人信吗?为什么不听也不信呢?

如此说来,中国画问题是中国文化的问题。中国文化的问题又是与中国的历史、政治、经济、以及地理、气象、种族等等紧密相关的问题。如果不从整体上观察,不从根本上刨根问底,不是幼稚,便是弱智,甚至还会走火入魔。例如最近看报,有文章提到北大张颐武教授就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问题说,一个章子怡能顶一万个孔子。语出惊人,也实在是让人一阵眩晕——这个时代真肉麻!

独立思考,合(和)而不同。以睿智之慧解成规之愚,以单纯之心对复杂之物,此乃“四合”之启示。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 王见

2008年12月27日

艺术家介绍:

方向

1967年生于广东省汕头

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

广东画院专业画家

广东青年画院院长

广东省政协委员

摄影:王豫明

主要艺术活动

1993 《晨钓》等四幅作品入选“第九届全国新人新作展”(中国美术家会)

1993 《茶香》入选“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1994 《农家春禧》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1997 《花房》入选“1998中国美术年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中国文化部)

1998 《惊雷》等四幅作品参加“首届国画家学术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1998 《南园》等八幅作品参加“上海双年展”(上海市政府)

2000 《南风》等二幅作品参加“世纪之光中国画提名展”(中国文化部)

2000 《丰年》参加在日本六个城市举行的“现在中国美术展”(中日友好会馆、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1 《泳池》等三幅作品参加“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市政府)

2001 《一路山歌》参加“百年中国画展”(中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2 《对弈》等八幅作品参加“水墨本色——2002修为与感知”(中央美术学院)

2003 《细雨如烟》等四幅作品参加“东方之韵——2003中国水墨作品展”(中国文化部艺术司)

2004 《雅居图》应邀参加在法国举行的“中国文化年·中国风情——当代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4 应邀参加由中国文化部对外交流中心主办的“祖国大陆优秀青年画家作品展”,并赴台湾进行学术交流(中国文化部文化交流中心)

2004 《在庭中》等四幅作品参加“世纪风骨”美术作品展(中国对外展览中心)

2005 《雷岭山村》等四幅作品参加“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首届当代中国画学术展”(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国家画院等)

2008 《清泉》特邀参加第三届北京双年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获奖

1991《硕果》获“纪念建党七十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铜奖(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1993《余晖》获“万家乐”杯中国书画大奖赛三等奖(中国文联)

1993《农家乐》获“首届全国中国山水画展”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

1994《农家春禧》获“广东省庆祝建国四十五周年美术作品展”铜奖(广东省美协)

1997《花房里的余晖》获“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第一回展金奖(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1999《丰年》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中国文化部),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及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广东省美展金奖(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2001《夏日》获广东省第二届中国画展优秀奖(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2004《春雨》获第十届全国美术展览铜奖(中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获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广东省美展优秀奖(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2005 获“现代金陵水墨画传媒展”提名奖(江苏省文化厅)

《日出》获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暨红军长征70周年美术展优秀奖(广东美术家协会)

2006《山》获广东美术大展优秀奖(广东美术家协会)

2006《丰年》入选“广东美术五十周年五十经典作品”(广东美术家协会)

被广东省宣传部、广东省文联授予“新世纪之星” 称号,举办“新世纪之星2006方向、陈海宁”画展,并出版《新世纪之星画集》(广东省宣传部、广东省文联)

2008《春风》获“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美术展”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

个人画展

曾在北京、广州、深圳、伦敦、曼谷、菲尼克斯、路易斯维尔、墨尔本、三藩市、纽约、芝加哥、新加坡、香港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

收藏

《春雨》中国美术馆藏《纳凉图》人民大会堂藏

《南园》上海美术馆藏

《花房里的余晖》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春风吹梦到家园》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山高水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藏

《夕阳归途》深圳美术馆藏

《农家春禧》广东省美术馆藏

《水乡》泰国国王钦赐淡浮院藏

--------------------------------------------------------

陈映欣

1963年生于广东澄海

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广东画院专业画家

《广东画院》执行副主编

摄影:孙晓枫

主要艺术活动

1988 绿化广东画展(广州)

1989 第七届全国美展(广州)

1991 广东省庆祝建党70周年美展(广州)

1993 首届全国山水画展(安徽)

1994 中国山水画展(纽约)

1998 广东省首届中国画展(汕头)

1999 第九届全国美展(汕头)

跨世纪暨建国50周年全国山水画展(北京)

2001 国际潮人美术作品展(广州)

第十六届亚洲国际艺术展(韩国)

庆祝建党80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广州)

2002 第十七届亚洲国际艺术展(日本)

现象•后岭南与广东新水墨(广州)

2003 中日韩美术交流展(韩国)

税务与艺术家——首届中国花鸟画邀请展(广州)

税务与艺术家——首届中国山水画邀请展(广州)

2004 庆祝建国55周年广东省美展(广州)

2005 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北京)

2006 丙戌广东画院东莞展(东莞)

首届广东画院、浙江画院学术交流展(杭州)

第三届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

全国中国画展(厦门)

广东美术大展(广州)

广东美协50周年系列活动——星河特展(广州)

广东省庆祝建党8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美展(广州)

希望的田野——美术家眼中的广东农村(广州)

第一届广东画院学术提名展(广州)

2007 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武汉)

东方墨——当代中国水墨艺术家邀请展(杭州)

南方印象——2007中国山水画展(深圳)

两岸三地岭南画派邀请展(广州、台湾、香港)

2008 广东省第五届中国画展(东莞)

纪念中国开放改革30周年全国美展(广州)

主要奖项

1993 《紫气东来》获“首届全国山水画展”铜奖

1998 《莲峰九叠》获“广东省首届中国画展”铜奖

1999 《第一抹阳光》获“跨世纪暨建国50周年全国山水画展”优秀奖

2004 《远方的金色》获“庆祝建国5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2006 《金色田园》获“希望的田野——美术家眼中的广东农村”展优秀奖

2008 《大地鎏金》获“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奖

个展 / 陈映欣作品展(2000年,汕头画院);陈映欣中国画展(2002年,汕头画院);陈映欣水墨作品展(2003年,广州艺术博物院);林语荷韵——陈映欣作品展(2005年,广州文理一堂);原生态笔墨——陈映欣山水画展(2006年,广东美术馆)

联展 / “水墨闲情”中国画展(2002年,佛山);影响力——广东中青年名家邀请展(2003年,广州三彩画廊);“岭南新状态”中国画邀请展(2003年,东莞);“三房一厅”艺术空间展(2004年,广东美术馆时代分馆);实力派大家展(2005年,广州珠江画舫);广东中青年名家邀请展(2006年,顺德);“岭南风”水墨山水展(2007年,广州宝珍堂);当代岭南名家山水画展(2007年,广州鲁逸堂);“太行风”中青年山水画邀请展(2007年,广东画院);广东中青年山水画家邀请展(2008年,深圳)

--------------------------------------------------------

黄国武

1963年生于广东惠来

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广东画院专业画家

广东画院创作室副主任

广东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

主要艺术活动

1989《金龙宝地》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

1992“后岭南派第一回展(广州)

1993“黄国武画展”(广东画院)

1994《山高水长》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1995“后岭南派第二回展”(广州)

1997《金贝园》入选“中国艺术大展”(上海)

1998“南方语境——当代中国青年艺术展”(意大利)

1999“进入都市——当代水墨实验展”(广州、深圳)

2000“云路漫漫——当代中国艺术巡回展”(德国)

“第二届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

2001“1980——2001年中国水墨实验二十年大展”(广东美术馆)

《泳》获“全国第三届体育美展”银奖

2002“第三届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

2003《天地人和》参加“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广东美术馆)

2004 参加“第四届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

作品《太阳出来了》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

2005“焦点.混沌——黄国武实验水墨展”(广东美术馆)

2006《水面》系列(11幅)参加“首届广东画院学术提名展”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老乡》参加“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武汉)

2007《老铁》系列、《水面》系列及《焦点.混沌》系列参加“重新启动——第三届成都双年展”

2008《焦点.混沌——欢》等参加“当代.笔墨——2008当代中国人物画家提名展(上海)

“第六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

---------------------------------------------------------

李东伟

1961年生于广东汕头

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

广东画院专业画家

主要艺术活动

1989 第七届全国美展(广州)

1994 第八届全国美展(北京)

1997“山水印象”展(北京);中国艺术大展·中国画展(上海);第十二届亚洲国际艺术展(澳门)

1998 回首长安·首届现代水墨收藏邀请展(西安);世纪之星·首届中国艺术双年展(加拿大);中国首届“国画家”学术邀请展(北京);“南方语境”展(意大利);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作品展(北京、广州)

1999 第九届全国美展(北京、汕头)

广东当代油画艺术展(广州)

2000 浦江国际水墨画学术邀请展(浙江)

2001 笔·意·墨·韵国际水墨画学术邀请展(上海);现象·后岭南与广东新水墨(广州);第三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

2002 第二届广东当代油画艺术展(广州);第三届全国油画展(北京)

2003 广州艺博院精品收藏展(广州); 傅抱石奖·南京水墨画传媒三年展(南京)

2004 第十届全国美展(杭州)

纵横中国全国水墨邀请展(深圳);2004影响力——生于60年代优秀艺术家邀请展(广东);水墨情怀·水墨艺术交流展(深圳、韩国)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甘肃);李东伟作品展(广东)

2005 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北京);2005成都双年展(成都);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北京,获最佳作品奖);第二届广州三年展(广州)

2006 东方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邀请展(北京);广东中青年名家邀请展(广州);岭南风·水墨精品展(广州);广东省美协成立50周年美术作品展(广州,获铜奖);国画《中国乡村》系列入选广东省美协成立50周年星河特展(广州);广州市文艺学术界联合会、广州市美术家协会授予城市美术学术奖(广州)

2007 第二届东方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邀请展(北京)

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湖北,获最佳作品奖)

收藏

《静观·古典》系列之一(中国美术馆);《静观·古典》系列之二(中国画研究院);《静观·天长地久》系列之一(意大利曼多瓦雷委内青年美术馆);《红缨》、《静月》、《静观·斜阳旧梦》系列之一(广东美术馆);《静逸小品》系列作品(深圳美术馆);《静观·岁月》系列作品(广州艺术博物院);《阳光下的村庄》(浙江美术馆);《静观·天长地久》系列之一(成都现代美术馆)

作品欣赏:(点击进入展品页面)

展览周边:

上一条:横看成岭侧成峰——陈湘波 文祯非作品展(2009-5-13) 下一条:故宫珍藏经典书画复制作品展(2009-12-31)

关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