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冯健辛教授作品展书面发言 尊敬的冯健辛老师、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原本很高兴要来参加冯健辛老师作品展的开幕式,但由于在外省出差,不能赶回来,所以只能作书面发言,请冯老师和大家见谅。 冯健辛老师从1978年调到广州美术学院以来,长期抓素描教学和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他把生命中最宝贵的一段时间放在了学校的基础教学以及教学科研的管理上,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默默无闻,为学校的美术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是我校美术教育事业传承与创新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冯健辛老师在忙于教学和行政工作的同时,执着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他对素描有自己独特的理解,长期坚持深入生活、表现生活。在素描、油画、连环画等领域均有成就,创作了一批来自现实生活的、质朴刚健的作品。 作为个人,我对冯健辛老师有特别的感情。八十年代我在雕塑系当学生的时候,经常跨系到版画系去找他求教,他总是和蔼可亲,不厌其烦地跟我们讲解和交流,这种跨专业的交流,对学生是非常好的,使我受益匪浅。今天,冯老师的作品在美术馆展出,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我相信这批沉甸甸的作品,不仅对认识、研究冯健辛老师的艺术有重要的意义,对我们今天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也是非常有益的。 在此,我们衷心祝愿冯健辛老师身体健康,艺术之树长青!最后,预祝展览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 黎明 2011年9月28日
前 言 ——生活的宝藏 从五十年代起,中国进入了火红的年代。几十年的风雨悲欢,让我们上了年纪的人回忆起来无不感慨万千。中国式的生活,既精彩又粗糙,既深刻又浮躁。这样有着丰富内涵的生活,正是追求真善美的艺术家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冯健辛老师是一位艺术的引者。引者无疆。从东北到华南,从东海到西藏,无论是山区或平原,矿山或油田,渔港或乡村,基地或兵营,甚至美洲或欧洲,教堂或寺庙……都有他的足迹,他走遍了中国生活的各个角落,也接触了各色各样的人们,包括大庆工人大寨式的农民、士兵、医生、九死一生的老教授、天真纯朴的牧羊人…… 古人说过: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乐观而勤奋的冯老师,在生活中如鱼得水,尽情的发挥了他的艺术才能他向我们呈献了大量精彩的速写,这些速写,就像经过筛选的精矿,熠熠发光。近年来,冯老师又把这些“精矿”,加工成一幅幅色彩绚丽的油画。生活的原汁原味与油画艺术的结合,使我们又确确实实看到了美是生活,美是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美是真实善良的人物形象。还有,美是艺术家有修养的表达。我们不禁要感叹:中国大地,中国人的生活,是一片多么辽阔的美丽富矿。 在这样饱含着美的国度,中国的艺术家有福了。 梁明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