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2011·阿里郎在广州——有故事的世界 对符号学的新解以及诙谐的造型世界 法国的符号学者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说:“新颖不在于样式和方法而在于当中的价值。(The New is not a fashion, it is a value.) 今天世界的文化样式是对新颖的渴望日益高涨。依赖纳米技术和互联网而实现的高速加工制造业的信息表达,和逐渐加速的流行趋势,都为这种趋势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横跨所有社会体系和人文科学、道德、艺术等各个领域,要形成崭新而有价值的文化,都在于如何才能使对于新颖的期待和对传统价值的表达两者相协调这一点上。 画家李宝石正是基于她对上述社会现象的锐利的观察和认识,将自己的美学代码聚焦于“韩国特性的再解释和再发现”之上。 她的作品时常以韩国文字为对象,并从造型上对其进行现代性的再解释。这种对文字的美学的接近和解释,需要从以韩国文字的诞生背景并对宇宙的洞察力为基础而成形的角度,才能够真正理解其意义和新的价值。韩国文字是以点、线、面为基本造型要素而形成的符号体系。这是一种观念的符号体系,因为它超越了形象的世界,创造了一个可以将文字无限组合的框架,这个框架就是以点、线、面为基础构成的子音和母音。而子音和母音相结合即是阴阳的调和,阴阳的调和即宇宙存在的原理。也就是说,宇宙存在之原理,恰恰蕴含在“文字”的形态存在之中。因此,韩文的超越性正如它在现代美术中所展现出的一样,使对于造型的基本研究成为可能。 李宝石对这种宇宙的形象界有着深刻的认识,她将水平、垂直、斜线、正圆等几何学的模型,和现代科学文明的电子零件,以及传统的瓦当纹样、门棂、拼贴纹样等相嫁接而构成画面。特别是通过在韩国传统纯纸张——纯纸或是五合纸上使用油画创作的方式,尝试将东西方的创作材料进行融合,在创造新鲜、新颖的造型形象方面富有成果。 “2011·阿里郎在广州”通过展现根植于韩国特性的美学的造型世界,来表现对于传统文化的新价值的理解。通过李宝石所不断追求的新颖和创意,相信观赏者会在本次展览之中,在东西方的交汇、文化的和解和融合、以及对宇宙深刻的省察当中,体会到生活和诙谐,以及感受到对超越于此存在的生活前景的美好喜悦。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1年6月30日
活力·探索 2010年的中秋节前几天,我在韩国见到了画家李宝石,一幅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的样子,印象很深,如今看了她的画,更让我感觉画如其人。 她的活力,来自对艺术探索的无止境追求,来自她对生活的敏感,来自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她的每一件作品都在叙述她内心难以掩饰的热情。 但是,她对艺术的探索同时又是理性的,具有科学的条理与严密的逻辑。她以严肃的创作态度、独特的艺术语言关注和表现“日常生活”。在“叙世界”系列作品中,她内心强烈的情感和意识,通过画面各种视觉元素之间严谨、细腻的关系向读者展现出来。 她充满活力的艺术探索,还表现于对艺术表现形式和绘画技法不懈的尝试上,油画、版画、韩国画、雕塑、装置,以及装饰工艺品等等,都是她辛勤耕耘的园地。 这些多方面的探索结果,曾在亚洲、北美洲、欧洲等几十个国家展览。此次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的仅是她作品的一部分。感谢画家无私的将作品呈现给中国的观众。 衷心地祝愿李宝石作品在广州美术学院的展览成功! 吴卫光 教授 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 2011年6月3日 Vigor and Exploration A few days before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n 2010, I met a South Korean artist Ms. LEE, BO SUK in her country. Her dynamic energy and vigor left a deep impression on me. Now after seeing her artworks, I have felt that her artworks resemble her a lot. Her vigor comes from her endless pursuit of artistic exploration, from her sensitivity to life, and from her love for this world. Every piece of her art displays her inner passion which can hardly be concealed. Nonetheless, her artistic exploration is sensible, which follows scientific guidelines and sound logic. With a serious attitude towards creation, she adopts a unique artistic language to portray ‘daily life’. In her series of ‘Narrating the World’, she presents the strong emotion and awareness within her heart to the audience through the precise and subtle relationship among various visual elements in the artworks. Her vigorous artistic exploration is also reflected in her unremitting efforts in artistic manifestation and painting skills. She has been devoting herself to painting, engraving, Korean painting, sculpture, installation and decorative handiwork. Her creations resulting from the exploration in the above-mentioned areas have been exhibited in dozens of countries in Asia,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Part of her creations will be shown in the Art Museum of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this time. I hereby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artist for her unselfish presentation of the artworks to the Chinese audience. I sincerely hope that the exhibition of Ms. LEE, BO SUK’s artworks at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will be a great success. Professor Wu Weiguang Vice President of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谢谢韩国“阿里郎” 李宝石是一位具有挑战精神的韩国艺术家,她在探索艺术的过程中,从不给自己设限。她的作品在媒介的选择上能信手拈来,从丙烯到金属,从传统的纸张到最新的科技产品,皆应运自如;在表现手法上,无论是绘画,还是装置、影像,也都得心应手;在艺术风格上,作品既有黑白灰的富于象征意味的简洁,也有诉诸于绚丽色彩的表现派的斑斓挥洒。 她的创作题材更是充满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人文关怀,从对传统文化日常生活充满温情的细节记叙,跨越到对信息化突飞猛进的时代特征的诙谐调侃。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当代生活,以及人类生存和文化认同等议题,都成为她关注的重点,并上升到对宇宙和时间的哲学思考。可以看出,这位女性艺术家一直积极地在传统与现代间、本土与国际间找寻自己的定位,以及属于韩国本身的独特性。她的活跃而多产的作品,让我们得以窥见韩国当代艺术面貌的一斑。 李宝石女士身任韩国21世纪创作家联合会主席、韩国美术协会国际交流指导委员会主席。因此,她既倾心创作,又热衷于文化交流。迄今为止,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举办个展无数,与不同的国家建立了紧密的文化交流网络。今天,李宝石又把韩国“阿里郎”带到了中国,也带来了画家对韩国民族性、当代性的一个国际性诉求。 “阿里郎”是朝鲜古语乐浪之拟声语,也是流传久远的朝鲜族民歌。据说这首民歌将古代朝鲜女性逆来顺受又执意不屈的坚毅精神表露无遗。 “2011·阿里郎在广州”,则会让我们看到韩国女性的当代精彩。 谢谢李宝石女士—— 谢谢韩国“阿里郎”。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 王见 2011年5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