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展览名称:
| 海丝探源——八个人的视角
| 开幕时间:
| 2017年01月07日下午3:00
| 展览时间:
| 2017年01月07日 至 01月15日
| 展览地点:
| 2号厅、3号厅
| 主办单位:
| 广州美术学院科研处、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 承办协办:
|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
|
| |
| |
| 前 言:
开平碉楼是在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综合作用下的一种特殊的民居建筑,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和中西不同的建筑艺术样式,成为研究中西文化交汇、地域与全球关系以及侨乡文化的重要母题。特别是在当下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下,以开平为代表的广东侨乡因为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而更具重要意义。
从2014年开始,广州美术学院的几位老师持续地对开平碉楼与古村落进行考察,他们包括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史论等不同的学科背景,调研和表达的手法也不拘一格。2015年4月他们曾举办过成果汇报展,那次除了五位核心成员的创作展示之外,最为突出的是以极具当代感的方式展出的大规模拓印作品,将围绕碉楼所进行的一次世界文化遗产的行走过程生动而又震撼地呈现于观者面前。
时隔近两年,此次展览的成员扩充至八人,考察范围也有所扩展,而研究进一步深入。展览至少包含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地写生、创作。独特的景观给了艺术家们强烈的感官刺激,他们不是一味地以既有的手法去描摹对象,而是在建构对象的同时,也接受对象所带来的创作灵感。八个人有八个人的视角,所聚焦的点和采取的手法都不一样,历史的缅怀与现实的关注并行,除了绘画,装置也被引入进来。二是古建遗迹拓印。他们以这样一种有着悠久渊源的文化活动方式触摸那布满历史痕迹的所在,并在当下文化语境中使之重新焕发生机。三是考察报告。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采风,而是具有一定深度的调研、记录,在写作和创作的过程中,成员们对于这一片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以及历史与现状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研,并形成了强烈的问题意识。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这不只是一次跨专业的老师们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集体回望,他们既要走近那逝去的历史,从历史遗迹中找到文脉的延承,又要在新的时代氛围中激活传统;并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试图在新的地缘关系和社会情境中审视这片业已发生巨变的土地。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研究在社会人文和艺术界将获得一定的回响,并引起观者们的共鸣!
|
| |
| 艺术家介绍:
|
| |
| 作品欣赏:(点击进入展品页面)
|
|
|
| 展览周边:
|
| |